
石墨模具粗加工和精加工的戰略是不同的。一般粗加工應為精加工留較少的余量,所以在運用小直徑刀具時,應選用高進給(切削進給和走刀進給)。在使刀具磨損量最小化的前提下,取得高的單位切削體積和單刀刃有用切入量,剩余切削量要滿足精加工的要求;
精加工的方針是以最短的加工時刻取得最高的加工質量,應使最佳外表質量與最小刀具磨損量之比最佳化。石墨模具加工時應進步加工速度、縮短加工時刻,使切入量改動引起的加工進程不安穩最小化,使刀具壽數最大化。
(1)粗加工戰略:
石墨模具切削是在塊料上進行的,加工余量很簡單描繪,其加工方針就是在最短時刻內切除最大量的材料。粗加工能夠選用仿形銑削或概括銑削的方式;
仿形銑削選用球頭銑刀,切削深度和切削寬度均在改動中,切削深度小,刀具磨損快,加工時刻長;
概括銑削選用平底銑刀,加工時刻短,刀具磨損小,切削寬度固定,沒有太多的往復運動,能夠有很大的進給量。
粗加工工藝的優劣取決于依據工具外表概括曲線函數進行的NC編程,使得可沿包絡等高線進行快速、簡易的銑削加工。
(2)精加工戰略:
精加工方針是使加工安穩,有較小的形狀差錯和良好的外表質量,減小刀具磨損量,以及下降加工成本。在精加工中,要考慮到刀具質量的臨界條件和加工進程安穩可靠性,對彎角處理要考慮銑削方向對加工精度和外表質量的影響,以及刀具承載和機床振蕩等。
沿平面概括銑削時的最佳戰略應是選用逆銑和平面概括銑削的組合. 沿曲面進給銑削時會呈現拉銑(向上走刀)或鉆銑(向下走刀)現象,刀具的變形會導致工件概括誤差。鉆銑的概括誤差小于拉銑加工,而逆銑加工概括誤差也優于順銑。
(3)棱柱面加工:
棱柱面加工的主要問題是模具部分邊角的開裂,主要考慮切削力的效果方向。
加工底板邊:順銑時外表粗糙度改動不大,底邊角邊質量好,但逆銑時外表粗糙度值變大,底邊角邊質量下降.為取得高質量邊角,應先對其邊進行順銑加工。
加工立板:兩邊邊在順銑時受力方向各不相同,即一邊是壓入,一邊是壓出。因此實踐進給方向在切削各邊角時有必要有所改動。
加工立板頂面邊角:應通過改動逆銑時的切入點位置使切入位置可避免工件角邊破碎。刀具視點如主偏角等對這種崩邊有很大影響,一般控制在30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