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發展的現狀
碳素資料的理化性能和機械性能在許多方面優于金屬、無機非金屬高分子資料,一、產業發展的現狀<碳素資料的理化性能和機械性能在許多方面優于金屬、無機非金屬高分子資料。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發展空間。市碳素產品廣泛應用于冶金、化工、機械、醫療、電子以及航空航天與核能等尖端科技領域,具有很好的發展態勢。
市建立第一家碳素企業,一是規模凸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現在全市已有碳素企業30家,主要分布在磊石、新塘、城郊、城關、長樂、黃柏、黃市、沙溪、弼時、汨羅鎮、范家園等鄉鎮,能生產各種高、中、低檔碳素制品,產品滯銷全國各地,具有一定集群效應。
一批產品質量好、科技含量高的產品,二是品牌彰顯。市碳素行業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倍受國際、國內市場的歡迎。石墨增碳劑是碳素產品之一,重要的增碳、耐溫、脫氧、模具制造資料,廣泛應用于冶金、化工、機械、醫療、電子以及航空航天與核能等尖端科技領域。但石墨增碳劑生產技術掌握在少數幾個國家手中,國進口的石墨增碳劑價格達每噸8000元人民幣。市振湘碳素廠通過自主創新,研制開發的石墨增碳劑產品質量好,科技含量高,填補了國內不能生產石墨增碳劑的空白,擁有完全知識產權,但價格每噸僅4000元左右,相當于進口產品的一半。現在該廠生產的石墨增碳劑不但能滿足國內沙鋼、武鋼、寶鋼等重點企業的需要,還遠銷日本、美國、印度、以色列等國家。此外,該廠自主研發的連續石墨化焦粒,獲國家專利,并被納入國家發改委節能減排備選項目。
開始步入良性自律發展軌道,三是后勁充分。碳素行業已成立協會。加快規模化擴張。目前,由6個股東投資5000萬元、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碳素資料項目正在原砂輪廠建設。第一期投資2000萬元,建設石墨壓型、焙燒、浸漬生產線;第二期投資3000萬元,建設石墨化生產線,安排下崗職工50人。項目建成后,主要生產石墨電極、石墨方料和振動壓型坩堝,年產量10000噸,年產值達3.5億元,年上交國地兩稅2000萬元,成為南方各省市最大的碳素生產基地。
石墨
產業提升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近年來,一是缺乏科學規劃。碳素產業在市是一個朝陽產業。發展較快,但由于缺少產業發展規劃,企業建設處于自發、盲目狀態。突出表示為:產業布局比較分散,急促投產的小企業多,浪費資源大,難以充分發揮集群效應,形成整體競爭優勢。
布局分散,二是缺乏行業管理。碳素企業廠家多。缺少行業自律,發展處于無序競爭狀態,內耗嚴重。突出表示為:原材料推銷互相抬價,產品銷售互相壓價,互相中傷,私下拆臺,導致市場混亂難以根除,惡性競爭誘發“劣幣驅逐良幣”效應,影響優勢企業發展,拖累整個行業提升。
市場競爭力弱,三是缺乏科技含量。突出表示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產品多為低、中檔產品。許多質量差、附加值低的產品只能作為二次產品的原材料出賣;另一方面是企業研發能力弱,高科技、高附加產品的新品開發速度慢,整個行業除振湘碳素等少數企業外,很少具有核心技術。
但還沒有形成再生資源行業“一會三公司”類似的融資平臺,四是缺乏資金支持。雖然成立了碳素產業行業協會。協會在融資方面的作用相當有限。銀信部門對行業扶持力度很小,民間資本進入行業的渠道很不暢通,資金緊張成為制約整個產業壯大規模、跨越升級的最大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