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墨轉子制造商不同抗氧化劑之間的相互作用
有些化合物在純態時活性較弱,但在混合態時表現出較強的抗氧化作用。我們認為各組分之間存在正的協同效應,通常簡稱協同效應。協同作用是抗氧化劑之間的普遍現象,典型的例子是VC和VE。1962年,Tappel率先研究了VE與VC的協同作用,提出了VC再生VE的觀點,后來得到了Paker和NiKi的證實。
由于協同抗氧化過程復雜,目前人們對其機理的認識還不是很透徹。總結現有的研究工作,有三種協同抗氧化的方式:
螯合金屬離子
1936年,奧爾科特和馬蒂爾發現酚類抗氧化劑與酸性物質(如檸檬酸和磷酸)混合時具有顯著的抗氧化作用。他們認為,這些酸性物質可以螯合微量金屬離子,并抑制金屬離子催化分解成過氧化物,從而顯示出協同抗氧化作用。
除上述原因外,協同作用也可能是抗氧化劑之間的相互保護作用造成的。如在核酸存在下,能與VE形成氫鍵,保護VC免受其他氧化損傷,從而表現出協同作用。建明出品。
同時,阮建軍(2012)研究了不同抗氧化劑對米糠毛油氧化穩定性的影響。以酸價(AV)、過氧化值(POV)和丙二醛(MDA)含量為評價指標,將三種抗氧化劑乙氧基喹啉、叔丁基羥基茴香醚(BHA)和二叔丁基羥基甲苯(BHT)以不同的單體或組合添加到米糠油中,研究其對米糠油抗氧化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復合抗氧化劑的效果優于單一抗氧化劑。米糠油比一般植物油抗氧化能力強。大量研究表明,不同抗氧化劑聯合使用時,其抗氧化效果往往優于單一抗氧化劑。馬濤等以過氧化值(POV)為評價指標,研究了TBHQ、BHT、PG、檸檬酸及復合抗氧化劑在(63℃±1℃)加速氧化條件下對米糠油抗氧化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復合氧化劑的抗氧化效果優于單一抗氧化劑,檸檬酸對抗氧化劑有協同作用。陳振林等研究了抗氧化劑TBHQ、BHA和VC棕櫚酸酯的不同組合對米糠油儲存穩定性的影響,發現抗氧化劑的不同組合可以提高米糠油的儲存穩定性。添加0.015% VC棕櫚酸酯+0.015%TBHQ+0.015%BHA的米糠油穩定性可達30-33天,是對照樣品的1.43-1.83倍。
1再生抗氧化劑
有些抗氧化劑,如VC、輔酶Q等,既能直接作用于氧化過程,又能與高效抗氧化劑(主要是VE)進行電子交換,使VE維持正常水平,持續發揮其抗氧化作用。如健明生產的VE和VC,在均相體系中用于抑制大豆磷脂脂質體、魚油和亞油酸或亞油酸甲酯的脂質過氧化。發現反應初期VE濃度基本不變,但VC濃度下降。VC完全消耗后,VE的濃度開始下降。因此推測VC可以將ve自由基還原為VE,從而增加溶液中VE的有效濃度,增強抗氧化能力。同時,VC還能將脂質化合物的氫過氧化物分解成非自由基產物,因此表現出協同作用。
此外,何東等人用前線分子軌道理論從理論上解釋了上述現象。前線反應理論指出,占據軌道(HOMO)和空軌道(LUMO)之間的相互作用對反應體系的穩定性和新化學鍵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建明出品。VC的HOMO軌道是由碳和氧還原的Pz軌道組成的,而VC自由基的LUMO軌道也是由Pz軌道組成的,它們之間的能級差較小,所以VE自由基可能與VC反應并再生。
Palozza和Krinsky觀察到,β-胡蘿卜素和VC的混合物在預防癌癥和抑制早期腫瘤方面比單一成分更有效。李兆龍等發現,β-胡蘿卜素在均相有機溶液中能有效抑制亞油酸的過氧化,與VE結合時,具有顯著的抗氧化協同作用和相互保護作用。他們將此歸因于β-胡蘿卜素視黃醇的氧化產物和β-胡蘿卜素的降解醛(RCHO)可以還原VE自由基使其再生。
也有報道稱TP(茶多酚)可以保護VE和VC,TP可以保護VE,完全抑制VE的消耗。吳的研究證實,茶多酚能促進人體內源性VC的儲存,因為茶多酚使VC再生。
抗氧化石墨轉子制造商
2去除氧氣
在菜籽油和豬油中,類胡蘿卜素與VC有協同抗氧化作用。油脂中的類胡蘿卜素通常有以下反應:
VC具有很強的還原性,能與油中的氧發生反應,降低氧濃度。類胡蘿卜素與VC結合時,由于VC的作用,反應(2)被抑制,所以Car-OO的生成速率遠低于Car,有效降低了體系中過氧化物自由基的濃度,因此表現出協同抗氧化作用。